首页 > 骨科

骨科术后常见严重四大并发症

|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科术后常见严重四大并发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骨科术后常见严重四大并发症主要有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压疮和术后出血。这些并发症可能影响康复进程,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干预。

1、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术后长期卧床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严重时可引发肺栓塞。预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动、穿戴弹力袜、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抗凝药物。术后需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肺部感染

术后疼痛限制呼吸运动,长期卧床使呼吸道分泌物积聚,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预防需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鼓励深呼吸锻炼,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治疗。高龄或慢性肺病患者风险更高,需特别关注。

3、压疮

术后制动使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好发于骶尾部、足跟等部位,表现为皮肤发红、水疱、溃疡。预防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已发生压疮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清创处理。

4、术后出血

手术创伤、抗凝药物使用或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切口或内出血。表现为切口渗血、引流液增多、血红蛋白下降。轻度出血可通过加压包扎控制,严重出血需手术探查止血,必要时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引流情况。

骨科术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根据恢复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发现异常症状如呼吸困难、肢体肿胀等需立即就医。家属需协助患者做好体位管理、皮肤护理和功能锻炼,共同预防并发症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颈椎病怎么能缓解

颈椎病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颈椎病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颈部劳损、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外伤等因素引起。 1、物理治疗:颈椎牵引、颈部热敷、低频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颈椎牵引通过机械力拉伸颈椎间隙,减少神经压迫;热敷和低频电疗则通过温热和电刺激促进肌肉放松。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每次200-400mg,每日3次、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每次75mg,每日1次可缓解疼痛和炎症;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每次50mg,每日3次有助于减轻肌肉痉挛;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每次0.5mg,每日3次可促进神经修复。 3、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和座椅。定期进行颈部伸展运动,如颈部前后左右缓慢转动,每次持续5-10秒,重复10次,有助于增强颈部肌肉力量,缓解颈椎压力。 4、中医治疗: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可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来缓解颈椎病症状。针灸常用穴位包括风池、肩井、大椎等;推拿手法如揉捏、按压、推拿等可放松颈部肌肉,减轻疼痛。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颈椎病,如脊髓型颈椎病或神经根型颈椎病,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等,通过切除压迫神经的组织或植入人工椎间盘,恢复颈椎正常功能。 日常生活中,建议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豆制品,增强骨骼健康;适量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稳定性。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进行颈部放松和伸展运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颈椎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