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孩子有心肌炎要怎么办?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有心肌炎要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孩子有心肌炎可通过卧床休息、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心电监护、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毒性、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以减少心脏负荷,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肌损伤。家长需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患儿下床活动,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度。卧床期间定期帮助患儿翻身,预防压疮和静脉血栓。

2、营养支持

给予高维生素、优质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家长需严格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2克,限制腌制食品。可适量补充富含辅酶Q10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有助于心肌修复。

3、药物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抗病毒,辅以维生素C注射液改善心肌代谢。合并心力衰竭时需使用呋塞米片利尿,严重心律失常者可短期服用地高辛口服溶液。所有药物须严格按儿科剂量调整,家长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4、心电监护

急性期需持续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家长应记录患儿安静时脉搏次数,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冷汗等表现。若出现频发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需立即联系医生。恢复期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评估心肌修复情况。

5、中医调理

恢复期可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生脉饮口服液益气养阴,或黄芪颗粒补益心气。配合耳穴压豆疗法选取心、交感等穴位,每日按压3-5次。中药熏洗足部可选用红花、丹参等活血药材,水温不超过40℃,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心肌炎患儿需保持规律作息,康复后6个月内避免竞技性体育运动。家长应每日监测体温和尿量,注意有无下肢水肿。饮食上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限制油炸食品。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静息时20次/分。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至少随访1年评估心脏功能恢复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跳加快心慌胸闷

心跳加快、心慌、胸闷可能与情绪波动、过度劳累、贫血、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因素有关。情绪波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过度劳累使心脏负担加重;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代偿性加快跳动;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速等直接导致心跳异常;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胸闷、心慌等症状。 1、情绪波动:情绪激动、紧张或焦虑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心跳加快、心慌。建议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情绪,避免过度紧张。 2、过度劳累: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或运动使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跳加快、胸闷。建议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等。 3、贫血:贫血时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为满足身体需求而加快跳动。建议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必要时补充铁剂。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速等直接导致心跳异常,表现为心跳加快、心慌。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 5、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导致胸闷、心慌,严重时伴有胸痛。建议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搭桥手术。 日常饮食中应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心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