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中风又称脑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两类,发病原因可能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
1、高血压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壁,导致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治疗需规律服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厄贝沙坦,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2、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斑块脱落堵塞脑动脉是缺血性中风主因,常伴随头晕、肢体麻木。可服用阿托伐他汀降脂,严重时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3、心脏疾病房颤等疾病易形成心源性血栓,突发偏瘫是典型症状。抗凝治疗常用华法林,必要时行左心耳封堵术。
4、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高脂饮食会加速血管病变。建议戒烟限酒,每周进行有氧运动,保持BMI低于24。
每日监测血压血糖,突发面部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康复期可进行针灸和肢体功能训练。
针灸治疗面瘫常用穴位有地仓、颊车、合谷、阳白,配合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可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恢复。
1. 地仓穴位于口角外侧,主治口眼歪斜,刺激该穴可改善口周肌肉运动功能,常与颊车穴配伍使用。
2. 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主治牙关紧闭与面肌麻痹,针刺此穴有助于恢复咀嚼肌群协调性。
3. 合谷穴手阳明经原穴,具有通经活络作用,作为远端取穴可调节全身气血运行,常作为基础配穴。
4. 阳白穴位于前额部,主治额纹消失与眼睑闭合不全,刺激该穴可促进额肌运动功能恢复。
治疗期间需避免面部受寒,配合热敷与面部肌肉训练可增强疗效,急性期建议每日针灸,恢复期隔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