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该症状属于口腔机会性感染的表现之一,与免疫缺陷程度直接相关。
1、免疫缺陷:HIV病毒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口腔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易引发牙龈炎症。需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HIV病毒载量,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
2、机会感染:白色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等病原体易在免疫低下时侵袭牙龈组织。需进行微生物培养后针对性使用氟康唑、阿昔洛韦等抗感染药物。
3、血小板减少:HIV感染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降低。需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或输注血小板。
4、口腔病变:线性牙龈红斑等HIV相关口腔病损可直接导致出血。需加强口腔护理,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
艾滋病患者出现牙龈出血应及时检测CD4细胞计数,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进食坚硬食物,定期进行牙周专业护理。
蛀牙疼痛可通过局部冷敷、药物镇痛、龋齿填充、根管治疗等方式快速缓解。疼痛通常由牙釉质损伤、牙髓炎、根尖周炎、食物嵌塞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冷敷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侧面部,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肿胀,每次冷敷不超过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
2、药物镇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避免空腹服用。
3、龋齿填充浅龋可通过去除腐质后树脂充填治疗,中龋需垫底后再行充填,治疗过程可能伴有短暂敏感,术后2小时内禁食。
4、根管治疗深龋伴牙髓炎需清除感染牙髓,根管预备消毒后严密充填,治疗需2-3次复诊,术后可能出现轻微咬合不适。
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坚硬食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