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双侧基底节脑梗死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双侧基底节脑梗死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双侧基底节脑梗死是指大脑基底节区域因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的缺血性坏死,属于脑卒中的一种类型。基底节是大脑深部的重要结构,负责运动调节、情绪控制和认知功能,双侧受累可能引发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该病主要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诱发,需通过头颅CT或MRI确诊。

1. 病因机制

双侧基底节脑梗死多由穿支动脉闭塞引起,常见于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小动脉玻璃样变。基底节区血供主要来自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Heubner返动脉,这些细小血管易受血压波动影响。其他病因包括心源性栓塞、血管炎或血液高凝状态,部分患者可能合并颈动脉狭窄或心房颤动。

2. 典型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对称性运动障碍,如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或舞蹈样动作。部分出现假性延髓麻痹症状,包括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和强哭强笑。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和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症状严重程度与梗死范围相关,微小梗死可能仅表现为轻微震颤。

3. 诊断方法

头颅CT在急性期可显示基底节区低密度灶,但早期敏感性较低。MRI弥散加权成像能在发病后数分钟显示缺血病灶,表观弥散系数图有助于区分新旧梗死。血管评估需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造影,实验室检查包括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4. 急性期治疗

发病4.5小时内符合条件者可静脉溶栓,常用阿替普酶注射液。超过时间窗或存在禁忌证时,采用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血压管理需维持收缩压在140-180mmHg,脱水降颅压可用甘露醇注射液。吞咽困难患者需鼻饲饮食预防吸入性肺炎。

5. 康复干预

病情稳定后48小时即应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肢体被动活动预防关节挛缩。运动功能训练采用Bobath技术或强制性运动疗法,言语障碍者进行构音器官训练。认知康复通过计算机辅助训练改善注意力,心理干预可缓解卒中后抑郁。长期需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定期随访评估复发风险。

患者出院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增加深色蔬菜和深海鱼类摄入。戒烟限酒并维持规律作息,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家属需协助监测血压血糖,观察新发症状如头晕或肢体无力。康复训练需持续6个月以上,定期复查头颅影像评估恢复情况。出现症状加重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阿尔兹海默病和帕金森有什么区别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震颤。两种疾病在病因、症状和治疗上有明显区别。

1、病因不同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与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有关,帕金森病主要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

2、症状不同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以记忆力下降为主,逐渐发展为全面认知功能损害;帕金森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

3、发病年龄

阿尔茨海默病多见于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多在50-60岁发病,部分患者发病年龄更早。

4、治疗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帕金森病主要采用左旋多巴制剂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

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