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肝脏回声增厚是什么?

|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肝脏回声增厚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肝脏回声增厚通常是指超声检查中肝脏组织密度异常增高,可能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疾病有关。肝脏回声增厚主要有脂肪浸润、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等原因,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1、脂肪浸润

长期高脂饮食或肥胖可能导致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超声表现为均匀性回声增厚。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右上腹隐痛等症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有助于改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

2、慢性肝炎

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会导致肝组织损伤,超声可见回声增粗增厚。常伴随食欲减退、黄疸等表现。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片、索磷布韦片,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3、肝纤维化

长期肝脏炎症未控制可能发展为纤维组织增生,超声显示网格状回声增强。患者可能有蜘蛛痣、肝掌等特征。需使用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抗纤维化药物,并戒酒。

4、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超声表现为结节状不均匀回声增厚。可能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行肝移植手术。

5、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系统结石或狭窄可引起局部肝实质回声增厚,多伴有胆绞痛、发热等症状。可通过胆道镜取石术治疗,严重者需肝部分切除术。

发现肝脏回声增厚应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复查超声和肝功能。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腹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药物掩盖病情进展。建议每3-6个月进行肝脏弹性成像等检查评估病情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胆囊结石充满型患者,一辈子不手术是否可行

胆囊结石充满型患者可通过药物溶石、饮食调节、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充满型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退、长期高脂饮食、肥胖、胆道感染等因素引起。 1、药物溶石: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次,每日3次或鹅去氧胆酸片500mg/次,每日2次可溶解胆固醇结石。药物溶石适用于结石较小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疗程通常为6-12个月。 2、饮食调节: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等。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3、定期监测: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监测结石大小和胆囊功能的变化。若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不动,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胆囊功能,促进胆汁排泄,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5、中医调理:采用中药调理,如茵陈蒿汤、大柴胡汤等,具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可辅助缓解症状,改善胆囊功能,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胆囊结石充满型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等。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胆囊功能,促进胆汁排泄。定期监测结石大小和胆囊功能的变化,若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