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血液病会容易出血吗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液病会容易出血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林燕
林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副主任医师
根据血液病的类型来决定的。临床上,血液病是一个范围非常宽广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等。一般贫血的患者,不太容易出血。第二,血液系统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这些血液肿瘤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比如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紫癜,以及口腔出血、鼻出血、眼底出血等。第三,一些血小板减少相关的疾病,以及凝血障碍相关的疾病的患者,也可能会比较容易出血,比如血友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液检测癌症10项是什么

血液检测癌症10项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鳞状细胞癌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检测。

1、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标志物,升高可能与肝癌、生殖细胞肿瘤等有关,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诊断。

2、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广泛用于消化道肿瘤监测,结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可能导致其数值异常升高。

3、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25对卵巢癌诊断有较高特异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轻度升高。

4、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53主要反映乳腺癌病情,乳腺炎等良性病变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异常。

5、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99与胰腺癌密切相关,胰腺炎、胆道梗阻等良性疾病也可影响检测值。

6、糖类抗原724

糖类抗原724在胃癌诊断中有参考价值,需结合胃镜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神经内分泌肿瘤也可能导致其升高。

8、鳞状细胞癌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原常见于肺鳞癌、宫颈鳞癌等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用于前列腺癌筛查,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良性疾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10、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需由专业医生解读,单一指标异常不意味着确诊癌症,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