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老年人长期便秘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比沙可啶肠溶片等药物,同时需排查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1、乳果糖口服溶液作为渗透性泻药,通过保留肠道水分软化粪便,适合老年患者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腹胀等不良反应。
2、聚乙二醇4000散通过氢键固定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不影响电解质平衡,需配合足量饮水,肠梗阻患者禁用。
3、比沙可啶肠溶片刺激性泻药作用于肠神经末梢,起效快但不宜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腹痛或电解质紊乱。
4、益生菌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蠕动功能,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保持适度运动,用药期间定期监测电解质,若出现便血或体重下降应及时消化科就诊。
腹泻期间可以少量食用橙子,但需避免空腹或过量摄入。腹泻期间适宜的食物有米粥、苹果泥、香蕉、蒸山药,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
一、食物1. 米粥米粥易消化且含淀粉,能帮助缓解胃肠刺激。
2. 苹果泥蒸煮后的苹果泥含果胶,有助于吸附肠道多余水分。
3. 香蕉香蕉富含钾离子,可补充腹泻丢失的电解质。
4. 蒸山药山药淀粉颗粒细腻,对受损肠黏膜有保护作用。
二、药物1. 蒙脱石散通过吸附病原体及毒素改善水样便。
2. 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并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3. 双歧杆菌恢复肠道菌群稳态,缩短腹泻病程。
腹泻期间应暂停生冷、高纤维及乳制品,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