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折后骨质疏松怎么办?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后骨质疏松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剑
曹剑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后出现骨质疏松需要及时采取治疗和干预措施,包括调整饮食、增加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等,以促进骨骼愈合并预防进一步骨量流失。具体方法可以从生活方式的改善、药物干预以及专业医疗指导三大方面进行。
1、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骨折后骨质疏松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基础治疗。日常饮食中可以增加牛奶、奶酪、酸奶等乳制品的摄入,以及豆腐、芝麻和绿色叶菜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适量补充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和蛋黄,这些食材中含有天然维生素D。如果饮食无法满足需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片和维生素D补充剂。
2、合理运动促进骨密度
适量的负重运动能够有效刺激骨骼代谢,增加骨密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进一步恶化。在骨折愈合初期,可以进行低强度的康复训练,比如轻度的步行、坐位拉伸或平衡训练;逐渐恢复后,可尝试快走、慢跑和力量训练。但需要注意避免高冲击性动作,以免造成二次骨折,运动方案应在康复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
3、药物治疗恢复骨骼健康
针对骨质疏松状态,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开具相关药物。常见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包括:① 双磷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能够抑制骨吸收;② 重组甲状旁腺激素如特立帕肽,促进新骨形成;③ 抗体药物如地舒单抗,缓解骨密度下降。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切勿自行购买,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4、改变生活习惯减少骨质流失
戒烟限酒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速骨质流失。限制咖啡因摄入和减少碳酸饮料饮用,也能减少骨量丢失。规律作息可促进骨骼更好地修复,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进一步导致骨质疏松进展。
骨折后出现骨质疏松并非无法恢复,但需要早发现、早干预。在骨折愈合康复阶段,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有效治疗,定期复查骨密度。如果症状加重或用药期间出现不适,应立即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正骨可以治腰间盘突出吗

正骨可通过调整脊椎位置、缓解肌肉紧张等方式治疗腰间盘突出,但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综合干预。腰间盘突出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腰部劳损、椎间盘退变、外伤等因素引起。 1、姿势调整:长期不良坐姿或站姿可能导致腰椎受力不均,椎间盘压力增加。正骨通过手法调整脊椎位置,减轻椎间盘压力,但需配合日常姿势纠正,如保持腰背挺直、避免久坐久站。 2、肌肉放松:腰部肌肉紧张会加重椎间盘负担。正骨手法可缓解肌肉痉挛,同时建议进行腰部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进一步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流失,弹性下降,易发生突出。正骨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结合功能锻炼,如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增强腰椎稳定性,延缓退变进程。 4、外伤因素:腰部受到外力冲击可能导致椎间盘损伤。正骨治疗可帮助恢复脊椎正常结构,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必要时佩戴腰托保护,促进损伤修复。 5、综合治疗:正骨可作为腰间盘突出的辅助治疗手段,但需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综合干预。药物治疗如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片,400mg/次,每日3次、肌肉松弛剂盐酸乙哌立松片,50mg/次,每日2次等缓解疼痛和炎症。 日常生活中,建议避免提重物、久坐久站等加重腰部负担的行为,适当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质、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促进骨骼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