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运动后血糖降低休息后又升高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运动后血糖降低休息后又升高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运动后血糖降低休息后又升高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能与运动消耗血糖、应激激素分泌等因素有关。若反复出现异常波动或伴随不适症状,需警惕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病理情况。

运动时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会加速血糖消耗导致暂时性降低。停止运动后,机体通过胰高血糖素等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回升至正常水平。健康人群这种波动幅度较小且能快速恢复,常见于中高强度运动后1-2小时内。运动后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如香蕉、全麦面包,有助于平稳血糖过渡。

若血糖波动幅度超过正常范围或持续数小时不恢复,需考虑病理性因素。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运动后血糖骤降但反弹过高,可能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相关。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异常,可能出现运动后迟发性低血糖或反跳性高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肿瘤等疾病也会干扰血糖调节。这类情况常伴随多饮多尿、乏力、心悸等症状,需通过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明确诊断。

建议监测运动前后及次日空腹血糖,避免空腹运动并随身携带糖果应急。选择快走、游泳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更利于血糖稳定,运动后及时补充蛋白质和复合碳水。若频繁出现血糖异常波动或伴随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人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人体血糖的正常值在不同时间段和状态下有所不同。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 mmol/L。血糖水平的稳定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血糖都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1、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在至少8小时未进食的情况下测量的血糖值。正常范围是3.9-6.1 mmol/L。空腹血糖过高可能提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过低则可能是低血糖的表现。日常饮食中应避免高糖食物,如甜点、含糖饮料等。 2、餐后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低于7.8 mmol/L。餐后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有关。控制餐后血糖可以通过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蔬菜等,并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3、随机血糖:随机血糖是指任意时间测量的血糖值,正常范围通常低于11.1 mmol/L。随机血糖异常可能与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有关。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4、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通常低于6.5%。HbA1c升高提示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增加有关。定期监测HbA1c有助于评估血糖控制的长期效果。 5、血糖波动:血糖波动过大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均衡、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也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血糖稳定需要综合管理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建议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规律的有氧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血糖异常。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