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晚期前列腺癌通常难以完全治愈,但可通过综合治疗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
1、内分泌治疗:通过抑制雄激素延缓肿瘤生长,常用药物包括戈舍瑞林、比卡鲁胺、阿比特龙。可能与骨转移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相关。
2、化疗:多西他赛等药物可杀伤快速分裂的癌细胞,适用于转移性患者。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脱发等。
3、靶向治疗:奥拉帕尼等PARP抑制剂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患者,需配合基因检测使用。可能引起贫血、疲劳等反应。
4、放射性核素治疗:镭-223可定向作用于骨转移灶缓解疼痛,需严格评估肾功能。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细胞计数。
建议患者保持适度运动与均衡饮食,定期监测PSA指标,疼痛明显时可考虑姑息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烯醇化酶偏高可能是肺癌,但也可能与肺炎、肺结核、脑损伤、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有关。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综合判断。
1、肺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肺部炎症反应可导致烯醇化酶释放,通常伴随发热、咳嗽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
2、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会引起肺部组织破坏,导致烯醇化酶数值上升,常见低热盗汗,需规范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
3、脑损伤颅脑外伤或脑血管意外时,神经细胞中的烯醇化酶进入血液,数值升高多伴有意识障碍,需神经专科紧急处理。
4、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大量破裂释放胞内酶,可能引发烯醇化酶指标异常,典型表现为黄疸乏力,需查明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建议完善胸部CT、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自行解读检验结果,肿瘤标志物需动态观察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