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多巴胺对血管的作用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多巴胺对血管的作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多巴胺对血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血管收缩与扩张,它既可以通过低剂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也能在高剂量时促进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具体作用取决于剂量及受体类型的影响,常应用于某些病理状态下的治疗,如休克或心衰。
1、低剂量与血管扩张作用
当多巴胺以低剂量通常为每分钟2-5微克/千克进入人体时,它主要作用于多巴胺D1受体,直接引起血管平滑肌松弛。这一机制尤以肾脏、肠系膜、冠状动脉等区域的血管作用较为突出,从而有效扩张微循环血管,加速局部血液流速。这种剂量水平的多巴胺通常用于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低血压性休克伴肾灌注不足的患者,在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有助于保护重要脏器。
2、高剂量与血管收缩作用
当多巴胺剂量增大时一般超过每分钟10微克/千克,其药理作用转为激活α受体。这种情况下,多巴胺会显著引起血管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加,随后升高动脉血压。这一特性使其在急性低血压或失代偿性心衰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但需注意防止剂量过高导致器官或组织缺血。
3、剂量依赖的多重作用
多巴胺对受体的选择性呈现剂量依赖性。一方面,中剂量每分钟5-10微克/千克的多巴胺主要激活β1受体,从而增强心脏收缩力和心排量,此时作用于血管的效果为对扩张和收缩的综合平衡。另一方面,根据病患病情定制合适剂量和输液速度至关重要,以免多巴胺作用失衡引发副作用,如外周血管过度收缩导致手足末梢缺血等问题。
多巴胺对血管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其作用机制依赖于剂量及受体类型。这一特性使多巴胺广泛用于危重病治疗。若发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个性化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多巴胺的双向调节作用,同时降低潜在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1岁半了一直贫血怎么办

宝宝1岁半贫血需及时调整饮食并就医检查,常见原因为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治疗上可通过补充铁剂、改善饮食结构、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来纠正贫血。1岁半宝宝贫血多与饮食中铁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有关,母乳或配方奶中铁含量有限,辅食添加不当或挑食习惯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同时,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或慢性疾病也可能影响铁的吸收。治疗上,医生可能会开具铁剂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同时建议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蛋黄等。饮食中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橙子、草莓、番茄,可促进铁吸收。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水平,确保贫血得到有效纠正。若贫血持续或加重,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地中海贫血、慢性感染等潜在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喂养策略,必要时寻求专业营养师或儿科医生的指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