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外踝骨折多久能下床走路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外踝骨折多久能下床走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侯勇
侯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外踝骨折一般需要6-8周才能下床走路,实际恢复时间受到骨折类型、固定方式、康复训练、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骨折类型:

无移位骨折通常4-6周可部分负重,粉碎性骨折需8-12周完全负重。稳定性骨折可通过支具固定,不稳定性骨折需手术内固定。

2、固定方式:

石膏固定需维持6周,期间禁止负重。手术钢板固定后2-3周可开始踝泵训练,4周后逐步尝试拄拐行走。

3、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进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背伸跖屈练习。肌力恢复可采用弹力带抗阻训练,每日3组每组15次。

4、个体差异:

青少年恢复较快约4-6周,老年人需8-10周。糖尿病患者需延长2-3周固定时间,吸烟者骨愈合速度会减慢。

康复期间建议高钙饮食并补充维生素D,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痂生长情况,完全负重前需经医生评估关节稳定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女生醒来双腿无力酸软是怎么回事

女生醒来双腿无力酸软可能由睡眠姿势不当、电解质紊乱、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硬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姿、补充电解质、物理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睡眠姿势不当

长时间保持不良睡姿可能压迫神经血管,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受阻。建议选择侧卧或仰卧姿势,避免双腿交叉压迫,睡前可进行腿部拉伸放松肌肉。

2、电解质紊乱

夜间出汗或饮水不足可能引发低钾血症,表现为晨起肌无力。轻度缺钾可通过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补充,中重度需遵医嘱服用氯化钾缓释片或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

3、腰椎间盘突出

可能与久坐、腰部劳损有关,典型症状包括下肢放射痛伴晨起僵硬。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配合甲钴胺营养神经,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塞来昔布或依托考昔等消炎镇痛药。

4、多发性硬化

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晨起下肢无力可能伴随视力模糊。确诊需核磁共振检查,治疗包括β-干扰素调节免疫,严重发作期需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建议记录症状发作频率,避免过度疲劳,适当补充钙镁片及维生素D,若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大小便失禁需及时就诊神经内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