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自测糖尿病的小妙招有什么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自测糖尿病的小妙招有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福强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自测糖尿病可通过观察典型症状、家用血糖仪检测、尿糖试纸筛查、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需结合临床检查确诊。

1、观察症状

多饮多尿、体重下降、乏力等典型症状可能提示血糖异常,但需注意症状特异性较低,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2、血糖仪检测

家用血糖仪可测量空腹或餐后2小时指尖血糖,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需警惕。

3、尿糖试纸

尿糖阳性可能反映血糖升高,但受肾功能阈值影响,特异性较差,仅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4、定期体检

每年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尤其超重、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能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

自测结果异常者应及时就医完善口服糖耐量试验等检查,避免自行诊断延误治疗。日常需控制饮食热量,增加有氧运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人可以做碘131治疗吗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可谨慎进行碘131治疗,但需综合评估甲状腺功能、肾功能及并发症风险。

1、血糖控制

空腹血糖需控制在8毫摩尔每升以下,餐后血糖不超过11毫摩尔每升,避免治疗期间代谢紊乱加重。

2、甲状腺评估

需完善甲状腺超声和摄碘率检查,合并甲亢者优先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防止碘131诱发甲状腺危象。

3、肾功能筛查

碘131经肾脏排泄,糖尿病患者需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4、并发症预防

长期糖尿病患者需排查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前后加强血糖监测频率。

建议治疗前后由内分泌科与核医学科联合制定方案,治疗后1周内每日监测血糖变化,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及时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