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苦杏仁的中毒剂量通常为50-60克,具体数值可能因个体差异、杏仁品种及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苦杏仁含有氰苷类物质,在体内水解后释放氢氰酸,过量摄入会抑制细胞呼吸导致中毒。
苦杏仁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其中的苦杏仁苷,该成分在人体内可转化为氢氰酸。氢氰酸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阻断细胞呼吸链,导致组织缺氧。轻度中毒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重度中毒可引发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甚至死亡。食用前需充分浸泡、煮沸以降低毒性,建议每次摄入量不超过10克。儿童、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应避免食用。
若误食过量苦杏仁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就医前可尝试催吐并饮用大量温水,但禁止自行使用药物解毒。日常饮食中可选择甜杏仁替代苦杏仁,甜杏仁氰苷含量极低且口感更好。储存苦杏仁时需远离儿童,避免误食。食用任何杏仁制品前应确认其品种及加工方式,确保安全性。
宝宝退黄疸时大便颜色可能呈现黄色、黄绿色、浅黄色或灰白色,颜色变化与胆红素代谢情况有关。
1、黄色:胆红素正常代谢时,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质地较软,属于健康状态。
2、黄绿色:胆红素氧化后可能使大便呈现黄绿色,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家长需观察宝宝精神状态。
3、浅黄色: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出现浅黄色大便,与母乳成分有关,建议家长保持规律喂养。
4、灰白色:陶土样灰白色大便可能提示胆道梗阻,家长需立即带宝宝就医检查。
家长应记录宝宝大便颜色变化频率,配合医生监测黄疸消退情况,避免自行使用退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