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蛛网膜下腔出血危险期一般为14-21天,具体时间与出血量、并发症及个体差异有关。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3天为急性期,此时再出血风险最高,可能伴随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4-14天为血管痉挛高发期,脑血管痉挛可导致脑缺血甚至脑梗死,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15-21天进入亚急性期,再出血及血管痉挛风险逐渐降低,但部分患者仍有迟发性脑积水风险。危险期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动作,控制血压稳定,通过腰椎穿刺或影像学检查动态评估病情。治疗上可能涉及尼莫地平注射液预防血管痉挛,氨甲环酸注射液抑制纤溶亢进,必要时行脑血管造影或介入栓塞术。
患者出院后3-6个月内需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若出现突发头痛、视物模糊或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血压及症状变化,避免患者单独外出或沐浴,预防跌倒等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