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补了牙洞后疼痛怎么办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补了牙洞后疼痛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补牙后疼痛可通过冷敷缓解、避免硬物刺激、服用止痛药、及时复诊等方式处理。疼痛通常由材料刺激、牙齿敏感、继发龋齿、牙髓炎等原因引起。

1、冷敷缓解

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面部疼痛区域,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局部肿胀,适合术后24小时内突发性疼痛。

2、避免硬物刺激

避免用患侧咀嚼硬质食物,刷牙时避开补牙区域。咬合压力可能造成充填材料微渗漏,导致冷热刺激敏感加重。

3、服用止痛药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药物适用于持续性隐痛,但需排除牙髓感染后再使用。

4、及时复诊

若疼痛伴随自发痛或夜间加重,可能与牙髓炎有关。需拆除充填物进行根管治疗,配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感染药物。

建议暂时选择温凉软食,避免过冷过热刺激。若72小时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牙龈肿胀,应立即就医检查充填体密合度。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摔倒后十天脑出血怎么办

宝宝摔倒后十天出现脑出血可能与外伤迟发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脑血管畸形、维生素K缺乏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就医并采取止血、降颅压、手术清除血肿等治疗。

1、外伤迟发性出血:

头部外伤后血管损伤可能延迟破裂出血,表现为呕吐、嗜睡,需通过CT确诊并手术止血。

2、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等疾病会导致轻微外伤后持续渗血,需输注凝血因子,家长需定期监测凝血指标。

3、脑血管畸形:

先天性血管异常易在外伤后破裂,伴随抽搐,需血管介入治疗,家长需避免孩子剧烈运动。

4、维生素K缺乏:

母乳喂养婴儿易缺乏维生素K导致凝血异常,需补充维生素K注射液,家长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发现宝宝有意识模糊、频繁呕吐等症状时家长应立即送医,避免摇晃头部,后续需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并预防跌倒。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