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三型区别主要在于病因和免疫机制,包括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免疫复合物型和寡免疫复合物型。
1、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由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介导,表现为线性免疫荧光沉积,常见于Goodpasture综合征,需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治疗。
2、免疫复合物型由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表现为颗粒状免疫荧光,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3、寡免疫复合物型无显著免疫复合物沉积,多与ANCA相关小血管炎有关,需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
三型均需早期识别并积极干预,治疗方案需根据病理分型个体化制定,同时注意监测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反复尿路感染可通过保持卫生习惯、增加水分摄入、使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性用药等方式治疗。反复尿路感染通常由卫生不良、饮水不足、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卫生习惯日常注意会阴清洁,避免细菌滋生,建议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减少细菌感染概率。
2、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排尿,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时间。
3、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可能与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呋喃妥因等药物。
4、预防性用药免疫力低下可能与糖尿病、长期导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热、腰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磷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建议避免憋尿,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