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冠心病

冠心病什么情况要做介入治疗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冠心病什么情况要做介入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冠心病介入治疗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控制不佳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情况包括: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心绞痛频繁发作、心肌缺血明显、急性心肌梗死等。治疗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等。
1、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时,血流明显受限,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通过扩张狭窄部位或植入支架,恢复血流,改善心脏功能。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狭窄程度,结合症状决定是否进行介入治疗。
2、心绞痛频繁发作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等。如果心绞痛频繁发作,且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说明病情加重,需考虑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手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缓解症状,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3、心肌缺血明显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心肌损伤或坏死。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心肌缺血。如果缺血范围大或持续时间长,需及时进行介入治疗,恢复心脏供血,防止病情恶化。
4、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剧烈胸痛、出汗、恶心等。需立即就医,进行急诊介入治疗,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死亡率。介入治疗包括PCI和支架植入术,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
冠心病介入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恢复心脏功能。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术后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坚持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冠心病是天天难受吗

冠心病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让人难受,但它会因病情轻重和个人健康管理情况而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能长期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疗等,可缓解症状并预防病情加重。 1冠心病的原因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影响心肌的供血供氧。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冠心病史的人容易患病,这与遗传基因可能影响胆固醇代谢和血管健康有关。 环境因素:高脂肪、高糖饮食,长期吸烟、饮酒,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生理因素:年龄增加、激素变化等会降低心血管弹性,加大患病风险。 病理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是冠心病的重要成因。 2冠心病的症状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从无症状到显著的心绞痛均有可能,症状包括: 胸痛或胸闷,特别是在剧烈活动或精神紧张后明显; 心悸、乏力,部分患者可能因心脏供血不足而感到疲劳; 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出冷汗和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3冠心病的治疗与管理 冠心病难受的程度与治疗状况密切相关,治疗和管理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水平;尼可地尔等药物可缓解心绞痛发作。 手术治疗:针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采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恢复血流。 生活方式调整:健康饮食,如多吃鱼类、蔬果等低脂食品;适当运动,如慢跑、快走30分钟/天;戒烟戒酒,避免刺激血管。 冠心病患者若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医嘱接受治疗和监测。只要坚持健康管理,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显著提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