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伤口流脓可通过局部清创、外用药物、口服抗生素、外科引流等方式治疗。流脓通常由细菌感染、异物残留、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局部清创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脓液和坏死组织,减少细菌负荷。日常可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避免使用酒精刺激创面。
2、外用药物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等抗菌药膏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用药前需确保创面清洁干燥。
3、口服抗生素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林霉素等适用于深部感染。可能与创伤污染程度、患者基础疾病有关,常伴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
4、外科引流脓肿形成需切开排脓,可能与糖尿病足、褥疮等慢性伤口有关,表现为波动性肿块伴发热。术后需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抓挠压迫。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营养不良者应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
促进伤口愈合的外用药物主要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莫匹罗星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伤口类型选择使用。
1、生长因子类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直接促进表皮细胞增殖,适用于浅表性皮肤缺损,使用前需清创消毒。
2、抗生素类莫匹罗星软膏能预防创面感染,适用于轻微擦伤或割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效。
3、磺胺类磺胺嘧啶银乳膏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特别适合烧伤创面,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株。
4、复合制剂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含多种抗菌成分,能协同预防伤口感染并保持创面湿润环境。
伤口护理期间应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面撕裂,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有助于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