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应选择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应选择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饮食可选择低盐优质蛋白食物如冬瓜、西蓝花、鸡蛋白、苹果,药物需遵医嘱使用缬沙坦、呋塞米、碳酸氢钠等。建议控制钠摄入并定期监测肾功能。

一、食物1. 冬瓜:

含钾量低且有利尿作用,有助于减轻水肿症状,每日建议摄入不超过200克。

2. 西蓝花:

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低磷低钾特性适合肾病患者,建议焯水后食用。

3. 鸡蛋白:

提供优质蛋白且磷含量低,可替代部分动物蛋白,每日不超过2个蛋白。

4. 苹果:

含抗氧化物质且钾含量中等,去皮食用更佳,适合作为加餐水果。

二、药物1. 缬沙坦: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蛋白尿,需监测血钾和肌酐水平。

2. 呋塞米:

袢利尿剂帮助排除多余水分,使用期间注意电解质平衡。

3. 碳酸氢钠: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需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剂量。

患者应避免高盐腌制食品及动物内脏,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毒症血液透析的原理

尿毒症血液透析的原理是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替代肾脏部分功能。主要过程包括弥散、超滤和对流三种机制。

1、弥散作用

血液与透析液在半透膜两侧形成浓度差,小分子毒素如尿素、肌酐等通过物理扩散进入透析液。

2、超滤脱水

通过透析机压力调节,水分在跨膜压作用下从血液侧向透析液侧移动,实现容量负荷调节。

3、对流清除

中分子毒素通过溶剂拖拽效应随水分流动被清除,该过程需使用高通量透析器。

4、酸碱平衡

透析液中的碳酸氢盐通过浓度梯度进入血液,纠正尿毒症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血液透析需每周进行2-3次,每次4小时左右,治疗期间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并监测电解质平衡。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