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尿毒症血液透析的原理是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替代肾脏部分功能。主要过程包括弥散、超滤和对流三种机制。
1、弥散作用血液与透析液在半透膜两侧形成浓度差,小分子毒素如尿素、肌酐等通过物理扩散进入透析液。
2、超滤脱水通过透析机压力调节,水分在跨膜压作用下从血液侧向透析液侧移动,实现容量负荷调节。
3、对流清除中分子毒素通过溶剂拖拽效应随水分流动被清除,该过程需使用高通量透析器。
4、酸碱平衡透析液中的碳酸氢盐通过浓度梯度进入血液,纠正尿毒症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血液透析需每周进行2-3次,每次4小时左右,治疗期间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并监测电解质平衡。
肌酐300μmol/L通常提示肾功能中度受损,难以保持二十年稳定不进展。肾功能恶化速度主要与基础病因控制、血压管理、蛋白尿程度及并发症防治等因素相关。
1、病因控制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未规范治疗者每年肾功下降可达5-10ml/min。
2、蛋白尿管理24小时尿蛋白大于1g会加速肾纤维化,需使用ACEI/ARB类药物。大量蛋白尿患者5年内进展至尿毒症概率较高。
3、代谢管理纠正贫血、钙磷代谢紊乱可减轻肾脏负担。严重高磷血症会诱发血管钙化,需限制磷摄入并使用磷结合剂。
4、并发症预防避免肾毒性药物、控制感染、预防心血管事件。反复急性肾损伤会显著缩短肾功能代偿期。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