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玻璃体积血手术后遗症主要有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加重、继发性青光眼、眼内炎、黄斑水肿等。玻璃体积血手术通常用于清除眼内积血,但术后可能因手术操作或眼部结构改变引发并发症。
1、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积血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可能与术中牵拉或玻璃体切割后眼球结构改变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视野缺损、闪光感或飞蚊症加重等症状。术后需定期复查眼底,若出现视网膜裂孔可考虑激光光凝术或巩膜扣带术。常用药物包括卵磷脂络合碘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改善微循环。
2、白内障加重
玻璃体手术可能加速原有白内障进展,与术中器械接触晶状体或灌注液影响有关。表现为视力模糊加重、眩光敏感。对于明显影响视力的白内障,可考虑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可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延缓进展。
3、继发性青光眼
术后眼压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硅油填充或前房角损伤有关。症状包括眼胀头痛、恶心呕吐。需监测眼压,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控制眼压,严重者需行青光眼滤过手术。
4、眼内炎
术后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眼内炎,表现为眼痛、视力骤降、结膜充血。需紧急进行玻璃体腔注药(如万古霉素注射液、伏立康唑注射液)联合全身抗生素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和术后抗生素滴眼液使用。
5、黄斑水肿
手术创伤或炎症反应可导致黄斑区液体积聚,表现为中央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治疗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或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辅以口服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
玻璃体积血手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或揉眼,保持术眼清洁。术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视力、眼压及眼底情况,出现视力骤降、眼红眼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A/C,如胡萝卜、蓝莓等,避免吸烟饮酒。长期硅油填充者需遵医嘱定期置换或取出。
激素类眼药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但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引发眼压升高、白内障等并发症。
激素类眼药水主要用于控制眼部炎症反应,如过敏性结膜炎、葡萄膜炎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红肿、瘙痒等症状,起效较快。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药周期,通常不超过两周。滴药前应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睛,防止细菌污染。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眼压,观察是否出现视物模糊、眼痛等异常。
部分患者自行延长用药时间可能导致角膜变薄、继发感染等问题。青光眼患者、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风险。若出现激素性青光眼,需立即停用并采取降眼压治疗。对激素成分过敏者可能出现结膜充血加重,需更换其他抗炎药物。
使用激素类眼药水期间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减少辛辣食物摄入。若需长期抗炎治疗,可遵医嘱改用非甾体类眼药水或免疫抑制剂。出现持续眼睑肿胀、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