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样的症状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样的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耳闷、听力下降、耳鸣和耳内积液感,严重时可能伴随耳痛或头晕。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症状轻重选择药物、手术或物理疗法。
1、耳闷与听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耳闷感和听力下降。这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液导致声音传导受阻。积液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听力下降通常是暂时性的,但若长期不治疗,可能发展为永久性听力损伤。
2、耳鸣与耳内积液感
部分患者会感到耳内有液体流动或堵塞感,同时伴有耳鸣。耳鸣可能是由于积液对中耳结构的压迫或炎症刺激所致。这种症状在夜间或安静环境中尤为明显,影响睡眠质量。
3、耳痛与头晕
在急性期,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引发耳痛,尤其是儿童患者。头晕或平衡失调则可能与中耳积液影响内耳功能有关。这些症状通常提示病情较重,需及时就医。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 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药物。
- 抗组胺药: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
- 鼻腔喷雾:如糠酸莫米松喷雾,可减轻咽鼓管水肿,促进积液排出。
2、手术治疗
- 鼓膜穿刺:通过穿刺鼓膜排出积液,缓解症状。
- 鼓膜置管:在鼓膜上放置通气管,长期改善中耳通气。
- 腺样体切除术:适用于儿童因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反复中耳炎。
3、物理疗法
- 咽鼓管吹张:通过捏鼻鼓气法促进咽鼓管开放,改善中耳通气。
- 热敷:用温热毛巾敷于耳部,缓解耳闷和疼痛。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多样,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通过药物、手术或物理疗法的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有效缓解症状并恢复听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咽喉炎扁桃体炎怎么治疗

咽喉炎扁桃体炎可通过抗生素、漱口、饮食调节、休息、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污染、过度用嗓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扁桃体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阿奇霉素片500mg,每日一次,疗程一般为5-7天,需遵医嘱使用。 2、漱口护理:使用温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日3-4次,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和清除口腔细菌。漱口时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烫或过冷刺激咽喉。 3、饮食调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以及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类。避免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减少对咽喉的刺激。 4、休息调养: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用嗓和长时间说话,减少咽喉负担。适当增加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保持空气湿润。 5、药物治疗:针对症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两次缓解疼痛,盐酸氨溴索口服液10ml,每日三次化痰止咳,复方甘草片2片,每日三次润喉止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草莓,以及具有润喉作用的蜂蜜水、银耳羹。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瑜伽等温和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咽喉负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尘和刺激性气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