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什么是放射性肠炎?

|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放射性肠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分别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患者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及放射量的大小,发病与否有密切的关系,根据他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性肠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多发生在照射期间,如停止放疗,症状可在数中的小腿,没有明显的后遗症。慢性者多发生的放射治疗后两年之内,平均在放射治疗后6到8个月,65%的患者在第一年出现症状,那35%的患者一般在一年后到两年内再出现症状,那么放射性肠炎的症状,主要就是腹痛腹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得了黄疸怎么办

宝宝黄疸可通过蓝光治疗、药物治疗、增加喂养频率、晒太阳等方式缓解。黄疸通常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感染、溶血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蓝光治疗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帮助分解胆红素。治疗期间需保护宝宝眼睛和会阴部,避免光损伤。

2、药物治疗

严重黄疸可遵医嘱使用苯巴比妥、茵栀黄口服液、白蛋白等药物。苯巴比妥可促进肝脏代谢功能,茵栀黄口服液有助于退黄。

3、增加喂养

家长需增加喂养次数,促进宝宝排便,帮助排出胆红素。母乳喂养每日应达到8-12次,配方奶喂养按需喂养。

4、适当晒太阳

家长可选择早晨或傍晚阳光温和时,让宝宝裸露背部晒太阳10-15分钟,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和着凉。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黄疸变化,如出现拒奶、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按医嘱复诊监测胆红素水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