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呼吸时心脏疼痛可能是心绞痛,也可能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因素有关。症状排序按早期表现(短暂刺痛)→进展期(持续性闷痛)→终末期(放射痛)发展。
1、肋间神经痛肋间肌肉劳损或病毒感染可能刺激神经,表现为呼吸时单侧针刺样疼痛,局部按压可诱发。热敷和休息可缓解症状。
2、胸膜炎肺部感染或炎症波及胸膜时,深呼吸会引发刀割样胸痛,常伴咳嗽发热。需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
3、胃食管反流胃酸刺激食管可产生烧灼样胸骨后疼痛,平卧时加重。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可缓解症状。
4、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表现为压榨性胸痛并向左肩放射,含服硝酸甘油可快速缓解。需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建议记录疼痛发作特点,避免剧烈运动。若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或伴冷汗呕吐,须立即就医排查急性心梗。
预防心绞痛常选用的药物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药物。
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适用于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用于长期预防,可能引起头痛等不良反应。
2、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适用于合并高血压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需监测心率变化。
3、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䓬可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尤其适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可能引发下肢水肿,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需谨慎。
4、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需长期服用,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风险,胃肠道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调整剂量。
预防心绞痛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同时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