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水泥治疗压缩性骨折优缺点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水泥治疗压缩性骨折优缺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水泥治疗压缩性骨折具有快速止痛、稳定椎体的优点,但也存在渗漏风险、邻近椎体再骨折等缺点。该技术适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

1. 快速止痛

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后能迅速凝固,通过机械稳定作用减轻骨折端微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多数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疼痛显著缓解,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常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其聚合放热反应可能破坏局部痛觉神经纤维,进一步强化镇痛效果。

2. 稳定椎体

骨水泥固化后可恢复椎体高度和强度,防止骨折椎体进一步塌陷。其生物力学支撑作用能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降低脊柱后凸畸形发生概率。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这种微创治疗可避免传统开放手术的内固定失败风险。

3. 微创操作

经皮椎体成形术仅需穿刺针导引,皮肤切口约3毫米,显著减少组织损伤。手术时间通常控制在30-60分钟,出血量极少,适合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快,多数患者次日即可下床活动。

4. 渗漏风险

骨水泥可能沿静脉窦或骨折裂隙渗漏至椎管或椎旁组织,发生率约5%-10%。渗漏至椎管内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下肢麻木、肌力下降等神经症状。严重者需急诊手术清除渗漏骨水泥。

5. 邻近骨折

骨水泥强化后的椎体刚度显著增高,可能改变脊柱应力分布,增加相邻椎体新发骨折概率。研究显示术后1年内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可达12%-20%,尤其多见于多节段强化病例。

接受骨水泥治疗后应持续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康复期避免剧烈扭转动作,建议佩戴腰围保护3个月。日常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术后3个月需复查脊柱X线评估椎体高度维持情况,发现新发疼痛应及时就诊排除新发骨折。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胎儿宫内缺氧生下来健康吗

胎儿宫内缺氧生下来多数情况下可以健康存活,具体预后与缺氧程度、持续时间及医疗干预及时性密切相关。

1、轻度缺氧:

短时间轻度缺氧通常不会造成明显损害,新生儿可能出现短暂肌张力低下或哭声弱,通过吸氧等支持治疗可完全恢复。

2、中度缺氧:

持续缺氧可能导致脑血流代偿性改变,出生后需评估是否存在代谢性酸中毒或心肌损伤,部分患儿需要新生儿科监护。

3、重度缺氧:

长时间严重缺氧可能引发缺氧缺血性脑病,表现为惊厥、意识障碍等,需亚低温治疗等综合干预,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4、罕见情况:

极重度缺氧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需体外膜肺等高级生命支持,存活率与医疗条件直接相关。

建议孕期规范产检,发现胎动异常及时就诊,出生后按医嘱完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等随访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