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压缩骨折未绝对卧床可能延缓愈合或加重损伤,可通过佩戴支具、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主要风险包括椎体进一步塌陷、慢性疼痛及神经压迫。
1、支具固定定制硬质腰背支具可限制脊柱活动,减少椎体受压。需每日佩戴18-20小时,持续8-12周,期间定期复查调整松紧度。
2、药物干预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或阿仑膦酸钠片,前两者缓解疼痛,后者抑制骨量流失。需警惕胃肠道反应及头晕等副作用。
3、物理治疗伤后2周开始超短波、超声波等深部热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疼痛缓解后逐步介入低频脉冲电刺激,预防肌肉萎缩。
4、康复训练急性期后开展腹式呼吸训练及四肢等长收缩,6周后增加腰背肌静力练习。所有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脊柱旋转和前屈动作。
建议每日补充1000mg钙质及800IU维生素D,睡眠时保持脊柱轴线平直,避免提重物及久坐。若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障碍需立即就诊。
头部像抽筋似的疼可能由肌肉紧张、血管痉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缓解、神经阻滞、手术等方式治疗。
1、肌肉紧张长期低头或精神压力导致头颈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表现为阵发性抽痛。建议局部热敷配合轻柔按摩,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
2、血管痉挛寒冷刺激或情绪波动引发脑血管异常收缩,疼痛呈闪电样。可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钙通道阻滞剂。
3、偏头痛可能与颅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常伴恶心畏光。急性期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佐米曲普坦片、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等药物控制。
4、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或炎症刺激导致神经异常放电,疼痛如电击样。卡马西平片、奥卡西平片等抗癫痫药有效,严重者需行微血管减压术。
发作期间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摄入含酪胺食物如奶酪巧克力,若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呕吐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