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热敷、体位调整及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局部炎症反应、平滑肌痉挛或继发感染等因素引起。
1. 药物镇痛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或解痉药如山莨菪碱、间苯三酚,严重时可短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药物需排除禁忌症后使用。
2. 热敷缓解下腹部或腰部热敷有助于放松输尿管平滑肌,水温不超过50℃,每次15-20分钟,可重复进行。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3. 体位调整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时建议健侧卧位,下段结石可尝试倒立体位辅助排石。适当跳跃运动可能促进结石移动。
4. 就医治疗若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伴发热、血尿或无尿,需急诊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小于5毫米结石多可自行排出。
发作期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结石排出后建议完善代谢评估预防复发。
儿童包茎手术建议在5-7岁进行,具体时机需结合包茎程度、是否反复感染及排尿困难等因素综合评估。
1、手术时机5岁前生理性包茎多可自愈,若伴随排尿困难、包皮红肿等反复感染症状,建议学龄前手术干预。
2、术前评估需由小儿泌尿外科医生检查包皮口狭窄程度,评估是否合并尿道下裂等先天畸形。
3、术后护理家长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有无出血或感染迹象。
4、麻醉选择多采用全身麻醉,术前需完善心电图等检查,术后2-3天可恢复日常活动。
术后建议选择宽松棉质内裤,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复查至伤口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