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高血压患者查醛固酮主要用于排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继发性高血压、肾上腺疾病及罕见遗传性内分泌疾病,醛固酮检测可帮助鉴别高血压的病因类型。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自主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伴低血钾,确诊需行盐水负荷试验或卡托普利试验,治疗可选择螺内酯或依普利酮。
2、继发性高血压筛查肾动脉狭窄等肾性高血压可能引起醛固酮水平异常,常伴随肌酐升高和肾血管杂音,需通过肾动脉造影确诊,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或ACEI类药物。
3、肾上腺病变评估肾上腺腺瘤或增生可能导致醛固酮分泌异常,CT或MRI可显示肾上腺形态改变,手术治疗适用于单侧腺瘤患者。
4、遗传性疾病鉴别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罕见病需基因检测确诊,表现为家族性早发高血压,治疗需用地塞米松联合降压药物。
建议高血压患者检测醛固酮时同步检查肾素活性,采血前需停用利尿剂及特定降压药2-4周,检查期间保持正常钠盐摄入。
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可通过血压数值、靶器官损害、症状表现及合并症四个维度综合判断。
1、血压分级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为2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需警惕高血压危象。
2、靶器官损害出现左心室肥厚、肾功能异常、颈动脉斑块等靶器官损害提示病情进展,需完善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血管超声等检查评估。
3、症状表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胸闷气促等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意识障碍、胸痛等急症表现时,往往提示高血压已引发急性靶器官损伤。
4、合并症风险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或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者,血压控制目标需更严格,此类人群血压波动更易诱发心梗、脑卒中等严重事件。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限制钠盐摄入,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发现血压异常或伴随症状时及时心血管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