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痔疮手术后大便怎么办?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痔疮手术后大便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痔疮手术后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肛周清洁、温水坐浴、药物辅助、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排便问题。痔疮手术后排便困难通常与术后疼痛、创面水肿、排便恐惧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术后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有助于软化粪便。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少排便时对创面的刺激。

2、保持肛周清洁

每次排便后建议使用温水冲洗肛门,避免厕纸摩擦创面。可使用医用棉球蘸取康复新液轻柔擦拭,清洗后保持局部干燥。若排便污染敷料需及时更换,防止创面感染。

3、温水坐浴

每日2-3次温水坐浴,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持续10-15分钟。坐浴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减轻术后水肿。水中可加入高锰酸钾片配制成1:5000溶液,具有消炎镇痛作用。

4、药物辅助

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或外用复方角菜酸酯栓保护创面。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便血者可配合云南白药胶囊。禁止自行使用强效泻药以免引起腹泻。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2周、1个月需复查创面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便秘、剧烈疼痛、发热或大量出血,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换药方案或进行扩肛治疗。

术后早期排便时可用手轻压伤口减少张力,选择坐姿马桶比蹲便更利于减轻疼痛。建立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蹲用力。恢复期可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但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若出现肛门狭窄倾向,需及时进行扩肛训练。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长了内痔疮怎么办

长了内痔疮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排便习惯、使用药物、坐浴疗法、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内痔疮通常由便秘、久坐、妊娠、肥胖、肛门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对痔疮的刺激。建议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如燕麦、菠菜、苹果等。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肛门的刺激。 2、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保持肛门清洁,使用柔软的卫生纸或湿巾擦拭,减少摩擦。 3、药物治疗:局部使用痔疮膏或栓剂可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马应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需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使用,避免长期依赖。 4、坐浴疗法:温水坐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坐浴后可涂抹适量痔疮膏,效果更佳。 5、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反复发作的内痔疮,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包括痔疮结扎术、痔疮切除术等。手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后需注意护理,避免感染。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同时,避免久坐久站,减轻肛门压力。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便血、剧烈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