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痛风药有什么副作用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痛风药有什么副作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胡乃文
胡乃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痛风药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不适、肝功能异常、过敏反应、肾损伤等。不同药物副作用存在差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

1、胃肠不适

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可能引发恶心、腹痛,秋水仙碱易导致腹泻。建议餐后服药,出现持续呕吐需就医。

2、肝功能异常

别嘌醇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非布司他存在药物性肝炎风险。用药期间应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避免饮酒。

3、过敏反应

别嘌醇可能诱发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苯溴马隆偶见皮肤瘙痒。用药初期出现皮肤症状应立即停药就诊。

4、肾损伤

长期使用丙磺舒可能加重肾结石,非甾体抗炎药可导致间质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并监测尿常规。

痛风患者用药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限制高嘌呤饮食,定期复查血尿酸及肝肾功能指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痛风需要怎么治才能恢复

痛风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急性期处理和长期降尿酸治疗等方式恢复。痛风通常由高嘌呤饮食、酒精摄入、代谢异常和肾脏排泄减少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和海鲜,限制酒精尤其啤酒,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尿酸排泄,肥胖者需控制体重。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或糖皮质激素缓解疼痛,慢性期需长期服用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

3、急性期处理

发作时抬高患肢局部冰敷,48小时内禁用降尿酸药,疼痛缓解2周后开始逐步调整降尿酸方案,避免诱发因素如剧烈运动和受凉。

4、长期降尿酸

血尿酸需长期维持在300-360μmol/L以下,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合并肾结石者优先选择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治疗周期通常需数年。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突然受凉或外伤,发作期间严格低嘌呤饮食,长期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尿酸和肾功能指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