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血糖高为什么爱饿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糖高为什么爱饿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糖高容易饥饿通常与胰岛素抵抗、血糖波动过快、代偿性进食等因素有关。主要有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高糖饮食刺激、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神经调节紊乱、慢性炎症反应等原因。

1、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胰岛素受体功能受损,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大脑误判为能量不足而触发饥饿信号。这种情况常见于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可能伴随多饮多尿症状。需通过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配合低升糖指数饮食。

2、高糖饮食刺激

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后引起血糖骤升骤降,血糖快速下降时激活下丘脑摄食中枢。典型表现为餐后1-2小时出现强烈饥饿感,可能伴有心悸手抖。建议用格列美脲片控制餐后血糖,搭配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延缓糖分吸收。

3、胃肠激素分泌异常

高血糖状态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削弱其抑制食欲的作用。这类患者常有胃排空加快现象,可遵医嘱使用西格列汀片调节肠促胰素,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增强饱腹感。

4、神经调节紊乱

长期高血糖损害自主神经系统,导致饥饿素分泌节律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夜间饥饿醒转,伴随皮肤感觉异常。甲钴胺片联合硫辛酸胶囊可改善神经传导,需同步控制血糖波动。

5、慢性炎症反应

肥胖相关的高血糖常伴随脂肪组织炎症,炎症因子干扰瘦素信号传导。这类人群多存在腹型肥胖,推荐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配合有氧运动降低炎症水平。

血糖高人群日常应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燕麦、藜麦,每餐搭配150克绿叶蔬菜。避免空腹摄入高糖水果,两餐间可食用10克原味坚果。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若调整饮食后饥饿感持续加重,需及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C肽水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子宫内膜厚中医怎么治疗

子宫内膜增厚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艾灸疗法、拔罐疗法、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子宫内膜增厚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炎症刺激、药物影响、精神压力、肥胖等因素有关。

1、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增厚多与气血瘀滞、湿热下注有关,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加减,或清热利湿类方剂如四妙丸。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个体化药方,避免自行用药。伴随月经量多、痛经等症状时,可配合益母草颗粒等中成药辅助调理。

2、针灸疗法

选取关元、子宫、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有助于调节冲任二脉气血运行,改善子宫内膜局部微循环。对于因气滞血瘀导致的经期腹痛、经血暗紫等症状,针灸可缓解疼痛并促进内膜代谢。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10-15次为一个疗程。

3、艾灸疗法

通过艾条熏灸神阙、气海等穴位,利用温热效应温通经络,适用于寒凝血瘀型患者。艾灸可帮助减轻小腹冷痛、经期延后等症状,每周2-3次为宜。注意防止烫伤,阴虚火旺者慎用。

4、拔罐疗法

在腰骶部或下腹部行闪罐、留罐操作,通过负压刺激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对气滞血瘀型内膜增厚伴随腰酸腹胀者有一定改善作用。皮肤破损、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操作后需避风保暖。

5、饮食调理

日常可适量食用山楂、黑木耳、玫瑰花等活血散结食材,避免生冷辛辣刺激。肥胖患者需控制高脂饮食,增加冬瓜、薏苡仁等利湿食材摄入。合并贫血者可补充红枣、枸杞等补血食物。

中医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内膜变化,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持续增厚应及时结合西医诊疗。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寒凉体质者注意腹部保暖,经期忌食冷饮。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疗法,避免自行尝试偏方。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