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9次阅读
严重支气管扩张可通过体位引流、药物治疗、氧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病通常由感染反复发作、气道阻塞、免疫缺陷、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体位引流通过重力辅助排痰,每日重复进行可减少痰液滞留。建议采用头低脚高位,配合深呼吸和叩背,每次持续约15分钟。
2、药物治疗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气道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氨溴索口服溶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
3、氧疗长期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低氧血症,延缓肺功能恶化。需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氧流量,目标维持血氧在90%以上。
4、手术治疗可能与肺叶结构破坏、大咯血风险升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病变局限于一叶肺。可考虑肺段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
日常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感染加重。出现发热或痰量骤增应及时就医。
一型呼吸衰竭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病因治疗、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一型呼吸衰竭通常由肺部感染、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原反应等原因引起。
1、氧疗:低流量吸氧是基础治疗手段,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浓度低于35%的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2、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可用于改善通气和控制感染。
3、病因治疗:肺部感染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肺栓塞需抗凝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原发病处理。
4、机械通气:当氧疗无法纠正低氧血症时,可采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支持,维持氧合和通气功能。
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监测血氧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