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间歇性短PR间期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生理性变异无需特殊处理,少数可能与预激综合征等心脏传导异常相关。
健康人群出现的间歇性短PR间期通常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常见于运动员或长期锻炼者,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短暂缩短至120毫秒以下但不伴delta波,这种生理性改变不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部分患者可能因焦虑、体位改变或饮用咖啡因饮料诱发一过性PR间期缩短,消除诱因后多可自行恢复。
持续性短PR间期合并心悸或晕厥需警惕病理性改变,典型如预激综合征患者存在房室旁路传导,PR间期固定缩短且QRS波起始部可见delta波,可能引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炎急性期、先天性传导系统发育异常也可能导致PR间期动态变化,这类情况需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治疗。
建议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限制酒精及浓茶摄入。确诊预激综合征者应随身携带心电图报告,突发心动过速时可采用valsalva动作终止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