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胃癌肝转移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局部介入治疗。
1、全身化疗: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组成的FOLFOX方案是基础方案,可联合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增强效果,治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和肝功能。
2、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雷莫芦单抗可能适用,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和心血管评估。
3、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MSI-H/dMMR患者,纳武利尤单抗可用于三线治疗,需警惕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4、局部介入治疗:肝动脉灌注化疗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射频消融适用于3个以下转移灶,放射性栓塞可作为补充治疗手段。
建议在肿瘤内科和肝胆外科共同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并定期评估疗效,疼痛管理需贯穿全程。
胃癌化疗常见副作用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和神经毒性,可通过药物调整与对症治疗缓解。
1. 消化道反应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呕吐,可能与5-羟色胺受体激活有关,表现为食欲减退。可使用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止吐药,配合甲氧氯普胺调节胃肠动力。
2. 骨髓抑制化疗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减少,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断有关,表现为感染风险增加。可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必要时输注成分血。
3. 脱发毛囊细胞快速分裂受药物影响导致脱发,通常为可逆性,化疗结束后可再生。建议使用温和洗发产品,佩戴冰帽可减轻症状。
4. 神经毒性铂类药物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可能与轴突损伤有关。可服用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严重时需调整化疗方案。
化疗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监测体温预防感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