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肺癌一发现多为晚期主要与早期症状隐匿、筛查意识不足、肿瘤生长特性、高危因素持续暴露有关。
1、症状隐匿早期肺癌常无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干咳或疲劳,易被误认为普通呼吸道感染,建议40岁以上吸烟者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
2、筛查缺失我国肺癌筛查普及率较低,常规胸片难以发现微小病灶,高危人群未建立规律体检习惯,可通过肿瘤标志物联合影像学检查提高检出率。
3、生长特性肺癌具有侵袭性生长特点,中央型肺癌易发生纵隔转移,周围型肺癌可能侵犯胸膜,确诊时约60%患者已发生远处转移。
4、高危暴露长期吸烟、二手烟接触、职业粉尘暴露等持续损伤支气管黏膜,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加速,确诊时多已进展至中晚期。
建议吸烟人群及时戒烟,存在家族史或职业暴露者应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需立即就诊。
甲状腺癌的存活率通常较高,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可长期生存。实际存活率与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案、患者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1、病理类型: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10年存活率超过90%,髓样癌约为70%-80%,未分化癌预后较差。
2、疾病分期:I期患者5年存活率接近100%,II期约为98%-100%,III期降至80%-90%,IV期约为50%-60%。
3、治疗方案: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性碘治疗可显著提高存活率,靶向药物对晚期患者生存期有改善作用。
4、年龄因素:45岁以下患者预后较好,65岁以上患者存活率相对降低,未分化癌多见于老年人群。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颈部超声,保持均衡饮食并遵医嘱进行内分泌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