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尿素肌酐偏低可能由营养不良、过度饮水、肝功能异常、肌肉量减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限制饮水、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营养不良: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尿素肌酐偏低,建议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无须特殊用药。
2、过度饮水: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即可缓解。
3、肝功能异常:可能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关,通常伴随乏力、食欲减退,需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等护肝药物。
4、肌肉量减少:老年人或长期卧床者肌肉萎缩会导致肌酐生成减少,表现为肢体无力,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合并水肿或尿量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均衡膳食并避免剧烈运动后大量饮水。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肾活检等方式鉴定。该病通常由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尿液检查尿常规可见血尿、蛋白尿,尿沉渣镜检可发现红细胞管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2、血液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血生化检查可发现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升高提示链球菌感染。
3、影像学检查肾脏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大小和结构,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必要时可进行CT或MRI检查。
4、肾活检肾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确诊后应注意休息,限制钠盐和蛋白质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