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肾结核患者切除患肾后可能影响对侧肾功能,但多数情况下剩余肾脏可代偿维持正常生理需求。肾结核多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手术必要性。
单侧肾脏切除后,健康肾脏通常通过代偿性肥大和功能增强来维持机体代谢需求。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短暂血肌酐升高,但多数患者在3-6个月内肾功能可稳定在正常范围。剩余肾脏的滤过率会逐渐增加,尿量调节和电解质平衡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术后需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血压变化,避免高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肾功能减退,多见于术前已存在对侧肾脏损伤或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长期随访发现约部分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这类情况需严格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限制钠盐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合并泌尿系统结核未完全控制者,术后仍需规范抗结核治疗6-9个月。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剩余肾脏外伤。建议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肾功能,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需就医。结核活动期患者需隔离生活用品,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证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