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呼吸衰竭可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Ⅰ型呼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特征,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降低。常见于肺部疾病导致氧合功能障碍,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重症肺炎等。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增快等症状,需通过氧疗、机械通气等方式改善氧合,同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Ⅱ型呼吸衰竭表现为低氧血症合并高碳酸血症,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且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毫米汞柱。多由通气功能障碍引起,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神经肌肉疾病等。患者除缺氧症状外,可能伴有意识模糊、头痛等二氧化碳潴留表现。治疗需在纠正缺氧的同时改善通气,必要时使用无创或有创通气支持。
诊断呼吸衰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同时评估原发病因。日常应避免吸烟、接触有害气体,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规律随访,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家庭氧疗设备,出现气促加重或意识改变时及时就医。
急性中毒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蛇毒中毒等情况。
1、有机磷中毒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和呼吸肌麻痹,需立即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配合机械通气支持。
2、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高压氧治疗是首选方案,严重时需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3、镇静剂中毒苯二氮卓类药物过量会抑制呼吸中枢,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可使用氟马西尼拮抗,必要时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4、蛇毒中毒神经毒素类蛇毒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导致呼吸肌瘫痪,需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并行人工呼吸支持。
所有急性中毒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均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监测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