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折愈合分期分为三期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愈合分期分为三期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的愈合分为炎症反应期、修复期和骨重塑期,每个阶段具有特定的生理活动,以促进骨骼的全愈并恢复功能。了解各阶段特点和护理方法有助于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1炎症反应期:
骨折初期通常为受伤后第一周,在这一阶段,骨折部位会出现出血并伴随着炎症反应。这种反应是释放修复信号的重要环节,其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发热和瘀血。期间,血液中的纤维蛋白会在断裂的骨端形成血肿,进一步作为修复的基础。
处理方法:
制动:通过石膏、夹板或手术固定保持断端对齐并防止二次损伤。
消肿:通过冷敷、患肢抬高或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肿痛。
饮食:富含蛋白、维生素C和铁的食物可支持炎症恢复。
2修复期:
这一阶段通常发生于骨折后第1至第3周,是软骨痂软骨样组织生成和软骨痂硬化的过程。骨骼细胞开始大量繁殖,沉积矿物质以过渡软骨痂到硬骨痂,逐步形成骨桥。临床上,这一阶段患者疼痛减轻,但骨的强度仍不足以承载大负重。
处理方法:
遵医复查:通过X光检查确保痂生成和骨对位情况良好。
补充营养:补钙牛奶、小鱼干、豆制品等和维生素D,同时增加富含镁的食物坚果、香蕉促进矿化。
适量活动:开始无负重的软性康复运动,如关节轻微活动,避免肌肉萎缩。
3骨重塑期:
骨重塑通常需要6个月甚至数年完成,在这一阶段,新生的骨骼组织会逐渐恢复到原有的解剖形态和力学特性。骨骼会重新排列以适应力学需求,修复后的部位慢慢恢复强度和功能。这时候的基本操作得当与否,直接影响长期骨密度和强度。
处理方法:
增强负重训练:在医生建议下进行负重康复训练,如站立、行走或轻微抗阻运动,刺激骨骼生长。
滋养骨健康:坚持使用钙剂、骨维力等营养补充剂以巩固成果。
戒烟戒酒:减少骨密度流失,避免骨骼再损伤。
骨折的愈合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在各阶段采取对应的护理和康复措施能加速恢复。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同时保持乐观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骨骼完全康复提供最优条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腕摔了怎么判断有没有骨折

手腕摔伤后,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手腕明显变形、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淤青等情况,很可能已经骨折,应及时就医进行X光检查以确诊。通过专业检查是判断骨折的最可靠方法,日常也可根据症状初步判断。 1、自我判断骨折的常见表现 手腕骨折往往伴有以下症状: 1疼痛剧烈:摔伤后手腕持续或加重的疼痛,尤其在触碰或移动时更加明显。 2功能障碍:手腕无法正常活动,比如无法抓握物品或手腕不能弯曲。 3畸形或变形:手腕外观异常,比如明显的弯曲、歪斜或局部凸起。 4肿胀和淤青:受伤部位迅速肿胀,可能伴随皮肤淤青。 5触碰痛点:按压手腕某一点,出现尖锐疼痛,通常是骨折部位。 以上症状可为自我判断参考,但最终确认需要由专业医生完成。 2、骨折的治疗方法 1固定与制动:如果怀疑骨折,应该先立即停止手腕活动,用夹板或简易工具固定手腕在一个舒适的位置,避免二次伤害。 2影像学检查:及时前往医院进行X光或CT检查,这是判断骨折和受损情况的关键步骤。 3保守治疗:对非移位性骨折,通常采取石膏或支具固定,持续6-8周让骨骼愈合。 4手术治疗:严重移位性骨折或关节影响的骨折,可能需要钢板、螺钉等手术固定治疗。 3、疼痛和肿胀的处理技巧 1冰敷:在受伤的72小时内,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一次,有助于缓解肿胀和疼痛。 2抬高患肢:将手腕略高于心脏,减少局部血液循环,控制肿胀。 3止痛药物:在医生建议下,可选择非处方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 摔伤手腕后,如果症状符合骨折特征,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并获得适当治疗。在康复阶段,可以遵医嘱进行适度的手部锻炼,促进功能恢复,避免后遗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