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判断婴儿中耳炎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其频繁抓耳、哭闹不安、发热及对声音反应迟钝等表现,若伴随耳道分泌物需高度警惕。
1、抓耳动作婴儿因耳部疼痛会反复抓挠患侧耳朵,可能伴随烦躁哭闹,家长需注意耳部皮肤是否因抓挠发红。
2、睡眠异常平躺时中耳压力变化加剧疼痛,婴儿可能出现入睡困难、夜醒频繁或拒绝仰卧,建议家长记录睡眠异常频率。
3、体温升高急性中耳炎常引起低热或高热,家长需定时测量体温,若超过38℃或持续24小时以上应及时就医。
4、听力反应耳内积液可能导致对呼唤反应迟钝,家长可测试婴儿对轻柔摇铃声的转头反应,单侧异常更需重视。
发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儿科或耳鼻喉科,避免自行清洁耳道或使用滴耳液,哺乳时保持婴儿头高位有助于预防复发。
喉咙上颚干痛吞口水痛可通过多饮水、含服润喉片、口服消炎药物、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空气干燥、用嗓过度、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保持咽喉湿润能缓解干燥刺激,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避免含糖饮料刺激黏膜。
2、含服润喉片西地碘含片、银黄含片、薄荷桉油含片等可局部消炎镇痛,使用前需排除药物过敏史。
3、口服消炎药物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适用于细菌感染,须遵医嘱按疗程服用。
4、雾化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生理盐水雾化可减轻黏膜水肿,需在医疗机构操作完成。
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日常避免辛辣食物及冷空气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