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乳腺癌复查项目可能由术后常规监测、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基因检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钼靶检查、核磁共振等方式进行。
1、术后常规监测乳腺癌术后需定期评估手术区域恢复情况,可能与切口愈合、淋巴水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皮肤异常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等药物。
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复查用于监测肿瘤复发或转移,可能与病灶残留、新发病灶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异常肿块、钙化灶等症状。常用检查包括乳腺超声、全乳钼靶摄影等。
3、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血液检测CA153、CEA等指标辅助判断病情,可能与肿瘤活性、治疗效果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指标持续升高或波动。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4、基因检测对BRCA1/2等基因进行检测以评估遗传风险,可能与家族史、病理类型等因素有关。高危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复查方案。
复查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高脂饮食,按医嘱定期返院检查。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治疗有效,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分期并提高手术成功率,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特定类型患者。
1、缩小肿瘤通过化疗药物使原发肿瘤体积缩小,为后续手术创造更有利条件,尤其对肿瘤较大或侵犯周围组织的患者效果显著。
2、降低分期可使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降期为可手术状态,同时帮助评估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术后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3、保留乳房提高保乳手术成功率,使原本需全乳切除的患者有机会保留乳房外观,需结合肿瘤分子分型综合评估适用性。
4、延长生存对三阴性乳腺癌等特定亚型可改善远期生存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与预后呈正相关,但需警惕化疗耐药风险。
新辅助化疗需由肿瘤科医生根据病理类型、分子分型等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术后仍需规范完成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