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腰椎肌肉拉伤应该怎么办?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腰椎肌肉拉伤应该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腰椎肌肉拉伤可通过卧床休息、冷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腰椎肌肉拉伤通常由运动损伤、姿势不良、肌肉疲劳、外力撞击、腰椎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3天,选择硬板床采取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使髋关节屈曲30度,减轻腰部压力。避免久坐久站及腰部扭转动作,必要时使用腰围固定支撑。卧床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2、冷敷热敷交替

损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20分钟,使用冰袋隔毛巾防止冻伤。48小时后改为热敷,采用40-45℃热水袋或红外线照射,每次20-3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冷热交替可缓解肌肉痉挛并加速组织修复。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肌肉痉挛者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外用药可选择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复方南星止痛膏,但皮肤破损处禁用。药物使用不超过7天,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4、物理治疗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短波治疗仪进行深部热疗,每日1次改善局部微循环。超声波治疗可促进胶原纤维排列,缓解软组织粘连。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慢性期肌筋膜疼痛效果显著,每周2次为宜。

5、康复训练

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从仰卧位臀桥运动开始,每组10-15次。后期增加俯卧位飞燕式训练,强化竖脊肌力量。游泳和瑜伽中的猫牛式动作有助于恢复腰椎柔韧性,训练时避免过度前屈和旋转动作。

恢复期保持规律作息,睡眠时侧卧屈膝减轻腰椎压力。日常避免提重物及突然转身动作,久坐时使用腰椎靠垫。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肌肉修复,可适量食用牛奶、鸡蛋、西蓝花等。若3周未缓解或出现下肢麻木需及时复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病变。康复阶段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逐步恢复运动强度。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脚踝骨折可以泡脚吗?

脚踝骨折后如果没有伤口或皮肤破损,一般可以泡脚;若存在开放性伤口或术后未愈合,通常不能泡脚。脚踝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遵医嘱处理。

骨折初期局部可能存在肿胀、淤血,此时泡脚水温应控制在40℃以下,时间不超过15分钟。适度温水浸泡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但需避免用力揉搓患处。泡脚后可抬高患肢,配合医生建议的康复训练,如踝泵运动。

若骨折伴随皮肤破损、术后切口未愈或外固定支架未拆除,泡脚可能导致感染或固定装置受潮。此时需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定期消毒换药。糖尿病患者合并骨折时更需谨慎,因末梢感觉减退可能造成烫伤而不自知。

骨折恢复期间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选择硬底鞋提供支撑。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如牛奶、西蓝花等。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如有红肿热痛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