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肱骨外上髁炎体征包括肘关节外侧压痛、握力下降、伸腕抗阻疼痛等。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主要由前臂伸肌肌腱反复劳损引起,常见于需频繁使用腕部力量的人群。
1、肘外侧压痛
肱骨外上髁炎最典型的体征是肘关节外侧骨突处压痛,按压时疼痛可向桡侧放射。疼痛点位于肱骨外上髁前下方1-2厘米处,此处为桡侧腕短伸肌肌腱附着点。患者常主诉拧毛巾、提重物时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体征检查时可通过拇指按压外上髁诱发疼痛,此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2、握力减弱
由于伸腕肌群功能受限,患者会出现握力明显下降,尤其在做旋后动作时更为显著。握力测试可发现患侧较健侧力量减弱,部分患者伴抓握物品时颤抖。这种肌力下降与肌腱炎症导致的疼痛抑制和肌肉萎缩有关,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永久性肌力减退。
3、伸腕抗阻痛
检查时让患者伸直肘关节并握拳,检查者对抗其腕背伸动作可诱发剧烈疼痛。此体征称为Cozen试验阳性,是肱骨外上髁炎的特异性表现。疼痛源于炎症肌腱在应力下的机械刺激,严重者甚至无法完成抗阻动作。该试验可与颈椎病等神经源性疼痛进行鉴别。
4、局部肿胀
约半数患者出现肱骨外上髁周围轻度肿胀,触诊可感知软组织增厚。急性期可见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慢性期可能触及肌腱钙化结节。肿胀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肌腱变性,形成肉眼可见的梭形膨大。
5、Mill征阳性
令患者屈肘、前臂旋前,被动屈曲腕关节时出现外上髁疼痛即为阳性。该体征反映伸肌肌腱在拉伸状态下的激惹表现,敏感性较高。检查时疼痛程度可评估炎症活动度,阳性结果需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避免与桡神经卡压混淆。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应避免重复性腕部动作,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疼痛,慢性期建议进行离心性伸肌训练。使用护具分散肌腱负荷,工作时注意保持前臂中立位。若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或手术干预。日常可练习握力球增强肌力,烹饪时改用轻质厨具减少负荷,睡眠时避免肘关节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