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发烧38℃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体温38℃属于低热,是否需要药物干预需结合个体症状、基础疾病等因素综合判断,常见退热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
1. 药物作用布洛芬为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轻中度发热及疼痛症状。
2. 适用情况当低热伴随明显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时,可考虑使用布洛芬缓解症状。儿童需使用儿童剂型。
3. 禁忌人群消化道溃疡、严重肝肾疾病、阿司匹林哮喘患者禁用布洛芬,妊娠晚期妇女禁止使用。
4.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联用,服药后多饮水促进代谢。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充足休息,适量补充水分,体温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需及时就医。
宝宝退烧三天后又发烧可能由重复感染、免疫反应延迟、治疗不彻底、潜在疾病等原因引起。
1、重复感染接触新病原体导致二次感染,建议家长加强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利巴韦林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
2、免疫反应延迟病毒清除后体内炎症反应持续,家长需保持宝宝充足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必要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控制症状。
3、治疗不彻底抗生素疗程不足或病毒未完全抑制,家长需严格按医嘱完成治疗周期,避免擅自停药,常见关联药物包括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奥司他韦颗粒、蓝芩口服液。
4、潜在疾病可能与尿路感染、肺炎、川崎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高热、皮疹、排尿哭闹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尿培养等检查,针对性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
建议家长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保持清淡饮食,若发热超过38.5℃或伴随精神萎靡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