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首发症状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症状发展通常按早期表现(轻度蛋白尿/镜下血尿)→进展期(水肿/血压升高)→终末期(肾功能减退)排列。
1、蛋白尿早期表现为尿液泡沫增多,尿检可见尿蛋白阳性。可能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有关,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血尿常见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尿沉渣检查可见畸形红细胞。可能由肾小球基底膜断裂导致,需进行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鉴别来源。
3、水肿晨起眼睑水肿为典型表现,严重时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与低蛋白血症及水钠潴留相关,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体重变化。
4、高血压约半数患者以血压升高为首发症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使用肾毒性降压药物。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肾内科,完善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超声检查,日常需控制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并避免肾毒性药物。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通过碳酸镧、非诺贝特、促红细胞生成素、骨化三醇等药物治疗,具体用药需根据肾功能分期及并发症情况调整。
1、碳酸镧用于控制高磷血症,通过结合肠道内磷酸盐减少吸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需监测血磷水平。
2、非诺贝特适用于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可调节脂代谢。肾功能严重受损时需调整剂量,禁止与他汀类联用。
3、促红素纠正肾性贫血,需皮下注射给药。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血红蛋白,避免血红蛋白上升过快。
4、骨化三醇改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配合低磷饮食。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及钠盐摄入,定期监测血压、电解质及肾功能指标,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