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6毫米结石多数情况下无须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自然排出、药物辅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
1、自然排出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有较大概率可自行排出,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适当进行跳跃运动帮助结石移动。
2、药物辅助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栓、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扩张输尿管并缓解疼痛,但需监测是否出现发热或持续腰痛等感染迹象。
3、体外碎石当结石滞留超过4周或引发肾积水时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该方式适用于硬度较低的尿酸结石或磷酸铵镁结石,需通过影像学评估结石位置与肾功能。
4、内镜取石输尿管硬镜或软镜取石适用于嵌顿性结石,通常用于合并解剖异常、反复感染或体外碎石失败的情况,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
出现血尿加剧、持续高热或尿量锐减时应立即就医,日常需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并保持规律作息。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的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会阴部疼痛等症状,可能由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病原体引起。
1、病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等,这些细菌通过尿道上行感染前列腺。
2、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会阴部或下腹部疼痛,部分患者伴有性功能障碍或精液带血。
3、诊断诊断需结合症状、前列腺液检查及尿培养,前列腺按摩后尿液或前列腺液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4、治疗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等,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疗程通常较长。
建议患者避免久坐、规律性生活、多饮水,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症状改善,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