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尿常规提示细菌指标高可能由尿路感染、尿液污染、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清洁留尿复查、碎石治疗、前列腺按摩等方式改善。
1、尿路感染细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膀胱或肾脏,可能因饮水不足或憋尿导致,表现为尿频尿急。治疗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
2、尿液污染留尿时未清洁会阴部或容器不洁,导致样本混入外界细菌。建议清洗外阴后留取中段尿复查,无须特殊用药。
3、泌尿系统结石结石滞留可能阻塞尿路引发细菌繁殖,与代谢异常有关,常伴腰痛血尿。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坦索罗辛胶囊促进排石。
4、前列腺炎男性前列腺液混入尿液可能造成假性细菌升高,多与久坐相关,伴随会阴胀痛。可选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配合温水坐浴。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女性排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男性定期进行前列腺检查。
膀胱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下腹坠胀感,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或发热。
1、尿频膀胱刺激导致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每次尿量少,可能伴有排尿不尽感。
2、尿急突发强烈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常伴随尿频症状。
3、尿痛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域灼热感、刺痛感,在排尿终末时可能加重。
4、下腹不适膀胱区持续隐痛或压迫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肉眼血尿或尿液浑浊。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日常需多饮水、避免憋尿,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