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直径超过1毫米的泌尿系统结石通常可通过B超检出,实际检出率受结石成分、位置、设备分辨率及操作者经验影响。
1、结石成分:尿酸结石等透光性结石在B超下显影较差,而草酸钙结石因密度高更易被发现。
2、结石位置:肾盂或膀胱内结石检出率较高,输尿管中段结石可能因肠道气体干扰影响观察。
3、设备因素:高频探头对3毫米以下小结石分辨率更佳,基层医院老旧设备可能漏诊微小结石。
4、操作技术: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采用多切面扫查可提高检出率,肥胖患者需配合呼吸调整体位。
建议疑似泌尿系结石者配合尿常规检查,必要时选择CT尿路造影确诊,日常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预防结石形成。
肾结石CT片子的解读需要重点关注结石位置、大小、数量及是否伴随肾积水等并发症,主要观察点包括肾盂肾盏充盈缺损、高密度钙化影、输尿管扩张、肾周渗出性改变。
1、肾盂肾盏充盈缺损CT上表现为肾盂或肾盏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提示结石可能阻塞尿路,需结合平扫与增强扫描判断是否为阴性结石。
2、高密度钙化影结石在CT平扫中呈白色高密度影,亨氏单位值通常超过500,钙化灶的形态和边缘特征可帮助区分结石类型。
3、输尿管扩张结石嵌顿输尿管时可见近端输尿管及肾盂扩张,增强延迟期可见造影剂排泄受阻,提示存在尿路梗阻。
4、肾周渗出性改变结石合并感染时可见肾周脂肪间隙模糊、筋膜增厚,严重者可出现气体影或脓肿形成,需警惕脓肾风险。
建议携带CT影像资料至泌尿外科就诊,医生将综合影像特征与临床症状制定碎石或取石方案,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